世界建筑科技创新大会系列专访vol.3|数字化让城市变得更聪明

分类:FX嘉盛发布时间:2021-09-09

WATIC系列专访旨在通过建筑科技创新力量加速建筑行业变革,采访将覆盖超过百万人群,意图聚集科技创新企业、学术机构、行业协会、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等领域专家、领军人物。

内容将围绕创新科技在城市与建筑中的应用,探索新型建筑科技如何赋能城市建设,助力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以专业的内容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带来借鉴意义。

vol.3

“数智营城”

系列专题采访

Digital &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uild a Smarter City

2021年8月

采访时间

WATIC: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数字赋能意味着什么?您理解的建筑行业数字化具体是指哪些方面?

数字赋能带来了设计工具与方法的革新,将科技发展融入到建筑学之中,通过大量精确的计算性设计,让建筑与环境、人的行为建立起更好的联系,有效提升建筑效率、效能以及质量,是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等社会目标的基础性、共性的技术,是科技与生态本底、文化传承、人本关怀、城市精神的全新融合,高度体现出技术的前瞻性与洞察力,以及对于最优化解决复杂方案问题的能力。

以本人主持设计的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为例,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于其的设计及建造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传统的二维设计表达方式无法清楚表达国泰艺术中心复杂的空间、结构、设备关系,例如一根风管在水平方向沿着某一标高的“题凑”布置,而转为竖向后又要沿着另一根“题凑”铺设管道,需要在设计中引入以三维空间为基础的设计工具和表达工具。BIM技术在帮助解决“题凑”数量不断增减变化而带来的结构、功能同步配合的问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从扩初到施工图设计的过程中,“题凑”的数量和位置一直在不停地改动、变化。即使扩初图纸完成后也重新修改了很多遍。如果没有BIM这一辅助工具,这项工作很难进行。当时,三维建筑模型在国内还是刚刚出现的新事物,设计团队主要采用ArchiCAD软件进行三维设计,通过软件模型清晰直观地观察那些人脑难以想象的复杂空间结构,最终成果中,平面图和部分剖面、详图均为ArchiCAD完成的。可以说,在BIM概念还没有兴起的时代,国泰艺术中心的设计已经开始尝试用建筑信息模型的方式来进行了。

国泰结构BIM模型,图片由景泉团队提供

WATIC: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的2021年要深入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目前我国绿建推广现状如何?还有哪些可提升空间?

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坚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北京地区为例,截止2020年6月底,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累计472项,总面积5340万m,发展质量居全国前列,运行标识59项,占比12.5%,远超全国平均水平4.25%,高星级占比达90.8%,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37个。此外,省会城市全面执行绿建标准,28省市也根据地域情况制定了地方绿建评价标准。

十四五开局,我国绿建已经从高速、规模化发展转向高质量、绿色发展量质齐升阶段,由政府主导的激励、强制发展转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优化营商环境发展阶段,由单一绿建标准更新升级转向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提升。

目前,我国绿建发展还存在着运行三星占比不高、后续能效有限、建筑使用过程中绿色低碳行为指引及理念贯彻不到位、机制创新不足等问题,需要政府、业主、物业、设计方、施工方等多主体共同努力,在绿建生命全周期内落实节能减排要求。

南宁园林艺术馆绿色技术分析,图片由景泉团队提供

WATIC:您如何理解“智慧城市”?目前国内的“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如何?有哪些发达国家的“智慧城市”值得我们学习呢?

这方面我有一些个人的理解,我更愿意用“智能社会”这个词。这里说的“智能社会“是指在中华智慧视角下,关注城市治理与新技术手段融合的社会智能体系,是以智慧产业为龙头、包括生态智能、文化智能和人本智能三个板块。通过“点(数据)、线(应用)、面(场景)”结合的顶层设计和多领域的垂直智能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的智能社会体系,而不仅仅是设计行业或其他某几个行业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技术互通与融合,这需要我们尽快转变思维方式,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努力。

以云平台及计算平台所架构起来的智能化生态体系映射实体空间,实现共生共建,图片由景泉团队提供

从2012年底提出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以来,住建部、工信部、发改委等重要部门都参与了智慧城市试点规划的工作。截至去年,我国智慧城市累计试点数量已达900多个,同时世界范围内包括欧美、日韩等地区也都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横向对比来看,我国的智慧城市试点项目的数量已超过全球总份额的50%。但是在总体发展态势良好的背后是我们的小城市及欠发达地区与一二线发达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我们面临的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国外值得推荐的智慧城市建设案例主要集中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但类型和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像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英国的伦敦、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都是起步较早的全球知名智慧城市,智慧化程度很高、深深影响着本地居民;相对而言韩国则更重视智慧城市群的建设,提出了打造“智慧城市国家”的目标,但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标杆——釜山和世宗被选为“国家模范智慧城市”;与他们不同,德国更重视智慧住宅和小城市的智慧建设,德国有一个叫巴特瑙海姆的小城可以推荐给大家,这里的“新型能源中心“和”生态绿屋“很有特色。

WATIC:可以给我们简要谈谈您的“在地生长”设计策略吗?您认为数字科技是否会对这一理念产生促进作用?

“在地生长”,也就是植根土本,让建筑在自然生态中“生长”,在地域文化中“生长”,在人本社会中“生长”。这是我作为年轻一辈的建筑师在崔恺院士“本土设计”这一设计立场的基础上,对“为中国而设计”这一历史命题的实践与思考。

威克多改造项目以科技体现人本关怀,图片由景泉团队提供

建筑师最大的职责在于通过建筑唤起人们对自身所处时代的关怀,建筑创作的过程是基于建筑所在的场地,从自然、文化与人本的维度出发寻找思路,再用现代建筑的科学技术语言表达出来,创造出建筑独特的意境,也就是用自然体现生态性,用文化体现地域性,用人本贯彻市民性,用意境传达精神性,最终通过科学技术实现时代性。

数字科技支撑认识城市价值的建设提升,新的科学技术不仅是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是城市中的智力劳动,科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同时,《在地生长》也作为我即将出版的专著名,包含了我对建筑设计的理解,以及对我和团队成长的回顾。我希望自己植根于土地,回应现代语境下的挑战。一棵树扎根于大地之上,其树冠的高度大约等于它根系的深度。我越来越觉得,要把建筑设计做好,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根扎得很深,枝干才能探向更高远的天空。

WATIC:作为城市更新领域的专家,您认为中西方城市的更新发展历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我们通过哪些手段和策略实现了“从旧城改造到城市更新”的大跨越呢?

中西方的城市更新都是为了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如果粗略地划分城市更新的发展阶段,二者大体都经历过由简单拆除重建到有机更新的发展过程。就二者的差异而言,我国的主要城市没有重走西方国家中心城区先衰败再复兴的旧路子,或者说及时踩了刹车,在对现阶段社会矛盾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启动了城市更新行动。

近年来我们的城市更新工作陆续在北京、重庆等大城市开展,也在逐渐摸索在地方县城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的方法和路径。我一直认为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样,都是在地生长的。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目标、以物质环境更新为主要模式的旧城改造难以避免大拆大建,这对城市的既有空间格局、城市肌理、社会文化以及社区邻里破坏性极强。从旧城改造到城市更新,是对存量空间价值的再认识与再利用。以我们最近的重庆长滨地区整治更新为例,对于密集的既有建筑,提出的是拆除轻、加固轻、功能轻的“三轻”策略。毋庸置疑,这比推倒重建要耗费更多的精力,也更考验设计师的水平。城市更新不是为了让政府多掏钱,而是面对大量的存量空间因地制宜、将错就错,用设计变废为宝,我认为这才是建筑师多年的训练应当发挥价值的主要战场。

重庆长滨地区整治更新,图片由景泉团队提供

WATIC:对于新能源技术与建筑一体化发展方向的优势及远景目标,您有哪些看法和建议?

新能源技术与建筑一体化无疑将进一步增加新能源在建筑外观、能源系统、运行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有助于新能源与建筑设计的全阶段整合。

以BIPV为例,除了具有减少能耗,带来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常规作用外,其还具有传统光伏不具备的五大优势:更美观、更安全、更绿色、更方便、更耐用,开展相关技术及应用场景研究,对建立建筑产业绿色低碳价值观体系,探讨绿色低碳建筑实施保障及机制创新,完成建筑业“双碳”目标,优化科技力量的战略布局有重要意义。

应当基于绿色建筑工程案例,总结经验及遇到的问题,开展具有地域性、适度性、全主体、全周期、全专业的绿色建筑价值研究,引导社会及民众建立绿色低碳价值观体系,同时探索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多元场景应用方法,总结关键技术体系并形成相应产品化、市场化成果,加快落地应用。

2019世园会中国馆建筑光伏一体化多元场景应用,摄影:张广源,图片由景泉团队提供

对WATIC大会的期待:

ARCHINA作为具有影响力的全球建筑媒体,此次举办的世界建筑科技创新大会必将为建筑业带来创新变革。建筑行业需要科技发展,用科技的力量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希望通过这次大会,汇集行业国际精英人才,集思广益,为推动行业科技发展建言献策,预祝大会圆满举办。

景泉

采访人:吴磊|Gentmon建盟国际创始人

编辑:萌萌

排版校对:重重

The End

WATIC大会:

2021世界建筑科技创新大会将于2021年11月25-26日在中国海口举办,本届大会将以“数智营城科技赋能”作为主题,围绕科技在城市与建筑中的应用,探索数字建筑科技如何赋能城市建设,助力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大会由海南省相关政府机构作为指导单位,世界建筑科技创新大会组委会主办,组委会由东方环球会展集团和Gentmon建盟国际文化传播发起。

东方环球会展集团:

东方环球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环球”)成立于2017年5月10日,具有场馆建设能力、场馆运营能力、项目主办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资本运作能力。按照“运营+投资”的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一运营管理旗下会展资源的同时,以品牌合作、资源合作、资本合作为发展路径,与国内外会展企业进行多方位合作,整合会展资源,搭建投融资平台,努力打造集会展项目运营、多元化投资管理和资本运作为一体的国际化会展运营投资集团。

新会展,新未来。东方环球会展集团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关心下,不懈努力、加快自身发展、为会展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期待业界同行一起携手,共同体验创造历程,为客户和同仁创造更大的价值

Gentmon建盟国际:

Gentmon建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于2003年,深耕地产建筑设计行业。拥有ARCHINA建筑中国、筑通社、ELA国际景观大奖等行业知名品牌。通过旗下全媒体矩阵,地产项目搜索数据库,行业竞赛、奖项、出版发行学术平台,以及“文旅康养”、“数智城市”几大活动IP运营,为城市、产业和客户提供多维度平台支撑,和行业一起有机生长,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Gentmon一直和当代具有影响力、设计力、创新力、思想力的行业领袖们积极互动,包含建筑大师、创始人、研发总以及一切运用新科技、新技术促进行业进步的践行者,通过对政策的解读,新技术趋势的思考,创新思维的裂变,品牌故事的回顾,尝试解读当下行业趋势,传递品牌价值与理念,促进行业创新发展。